服務介紹:
胃癌(gastric cancer,GC)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屬全球四大腫瘤,發(fā)病率及病死率都較高。目前胃癌的病因及發(fā)病機制尚不太明確,胃癌的浸潤和轉移都是影響治療、預后及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,建立最接近人體胃癌的動物模型,能很好的重現(xiàn)胃癌患者的臨床發(fā)病、侵襲和轉移過程是研究該病發(fā)病機制及治療的重要前提跟保障。這也必將為探尋胃癌的發(fā)病機制、篩選治療藥物及基因治療的探索提供途徑。
實驗方法
1.MNNG誘發(fā)大鼠胃腺癌 選用Wistar雄性大鼠,體重100g,自由飲水,加入0.01%的MNNG(100μg/ml),隔日一次,實驗過程不再給予其他飲水。此外,還可用甲基亞硝.基.醋酸尿素給BD大鼠飲水中加2mg/kg體重,每周5次飲用,520天后全部大鼠均發(fā)生了胃腺癌。
2.MNNG誘發(fā)小鼠胃腺癌 選用昆明小鼠,體重18~22g,以500μg/ml MNNG溶液灌喂小鼠,3次/周,0.4ml/次,12個月后增至0.6ml。
3.MC誘發(fā)大鼠胃腺癌 選用Wistar大鼠,體重120~200g,無菌手術后,在腺胃黏膜面穿掛含 MC的線結,含MC的線結是用普通細線在一端打結后,將一束線結置于盛有MC小玻璃試管內,在乙醇燈上微微加熱,使MC液化滲入線結,MC濃度為50~100mg,每條線結合有MC約5mg,無菌條件下打開腹腔,在腺胃前壁做長為2~3mm的切口,縫針自切口進入胃腔,然后從幽門小彎側黏膜向肌層和漿膜穿出并打結固定,術后禁食半天。
4.MC誘發(fā)小鼠胃癌 取20g左右小鼠,無菌手術下,在腺胃黏膜面穿掛含MC線結。含MC的線結是用普通細線,在一端打結后,將線結置于盛有MC小玻璃試管內,在乙醇燈上微微加溫,使MC液化滲入線結。MC濃度為0.05~0.1g 20-甲基膽蒽內浸入10~20根線。手術埋線后4~8個月可誘發(fā)成功胃癌。用不對稱亞硝胺,劑量為0.25ml/kg體重,3個月后全部動物發(fā)生前胃乳頭狀癌,7~8個月后有85%~100%發(fā)生前胃癌。昆明種最敏感,A系次之,615系小鼠敏感性最差。
模型特點
MNNG誘發(fā)大鼠胃癌的發(fā)生率為80%左右,以高分化腺癌為主,可發(fā)生肝和肩部淋巴結轉移。MNNG誘發(fā)小鼠胃腺癌誘發(fā)率為23%,以高分化腺癌為主,可能同時誘發(fā)前胃癌和十二指腸腫瘤。MC可使全部動物3個月后發(fā)生前胃乳頭狀癌,7~8個月發(fā)生胃腺癌,致癌率為85%~100%。
MC ,MNNG誘導,周期非常長約1年或更長,所以一般使用裸鼠接種。